本网公告
警企互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
热词:建材十字绣图案大全灯具
  • 详细内容

财政部官员:09年不再减税

时间:2011/4/4 17:44:43 来源:

        据报道,初步确定的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5720亿元,比上年实际财政收入增加8%,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初步预计将增长10%。记者了解到,近期召开的全国税务会议确定的税收增速也只有8%,这与近年来连续20%以上的财政税收增速形成鲜明对比。

  对此,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1月5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,2009年将是财政十分困难的一年,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,同时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。

  这种情况下,谢旭人提出,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,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,特别要压缩行政开支,降低行政成本,严肃财经纪律,防止敞开口子花钱。

  "一方面收不上钱来,一方面又要扩大财政投入刺激经济增长,财政部的两难局面已经非常明显了。"一位财政部官员则对记者表示。在这种情况下,2009年继续扩大减税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困难,上述官员同时表示。

  收入增长乏力

  困难首先来自财政减收,占财政收入90%以上的税收收入形势不容乐观。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确定的税收增速指标也大大降低,最终指标可能也只有8%。

  而财政收入增速的下滑趋势2008年下半年以来已经逐步明确,从去年10月份开始,更是出现了自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负增长,当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.3%,11月份增速下滑至-3.1%,而根据全国财政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推算,12月份的财政收入增速已经下滑到-4.5%左右。

  对此,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,财政收入的恢复增长需要一段时间,目前还看不到回升的迹象,希望在2009年下半年能够有所回升。

  谢旭人表示,今年税收收入还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,由于GDP是按照不变价计算,而税收是按照现价计算,通货紧缩将对税收收入产生不利影响。

  收入增长乏力的同时,可以预见的困难则是可以确定的减收。去年底以来财政部先后出台了13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,仅增值税一项就将减少税收1230余亿元,据统计各项减税政策造成减税规模将高达3000亿。



  减税空间不再?

  对财政部来说,减收意味着要过紧日子。

 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认为,减税之路更加艰难。李炜光是减税政策的坚决支持者,曾长期撰文发表观点呼吁减税。

  但是面对2009年还有多少税可减的问题,他的回答则透出无奈,"能把已经推出的减税措施执行到位已经不错了。"李炜光回答。

  事实上,李炜光的观点并不是没有还需要推出的减税政策,只是在财政困难的背景下,减税空间已经不大。

  现在,李炜光的这些担心已经变成财税部门正面临的困难。

  对此前述财政部的官员对记者表示,今年财政部将陷入严重的两难局面,在财政减收、支出增加的前提下,再给企业减税已经非常困难了。

  "2009年不能再提减税了,减税是个馊主意。"上述官员表示。

  原因是,减税只能减轻企业的负担,扩大企业的生产,但是如果在经济危机、居民最终消费能力不能提高的背景下,企业扩大的生产能力只能转化成库存,而不是变成刺激经济增长的力量。

  而此时减税并不能扩大内需,而如果不减税而是把这部分税收用于财政支出扩大内需,刺激经济的作用会更好。

  分析财政工作会议有关税制改革的部分也可以发现,2009年税制改革的内容中,有关减税的内容并不多。

  另外,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,考虑到2009年财政减收因素较多,本来已经提交国务院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方案被暂时搁置。

  重在扩大内需

  减税之门关闭的同时,财政部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就有了财力的保障。

  谢旭人指出,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,积极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。

  事实上,谢旭人在谈到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五个着力点时,有四个方面都与促进消费、刺激经济密切相关。

  在谢旭人的报告中,增加财政补助规模、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都直接反映出财政政策直接增加财政投入、扩大内需、刺激经济增长的思路。

  谢旭人还强调,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,可以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,促进即期消费,拉动消费需求。

  前述财政部官员则表示,增加消费需求,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才是目前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。减税、刺激企业投资,最终只能是生产的增长,而经济的发展,最终还要靠消费拉动。这正是他不赞成依靠减税刺激经济增长的原因。




版权说明:

①凡本网注明"来源:建材网www.jiancai.com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"建材网 www.jiancai.com独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"建材网www.jiancai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
相关文章:
财政部官员:09年不再减税 [2011/4/4]
国务院同意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意见 [2011/4/4]
黑龙江省出台《办法》,将获得政策支持 [2011/4/4]
政府发布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 [2011/4/4]
国务院发布文件抑制产能过剩 [2011/4/4]
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(征求意见稿)发布 [2011/4/4]
为促进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国家将采取七大措施 [2011/4/4]
有感拆迁条例废改:“违章建筑”亟需强拆 [2011/4/4]
《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》细则年底出台 [2011/4/4]
宣工金牌技师韩醒田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[2011/4/4]
工程机械产品型号命名也需标准化 [2011/4/4]
建材网简介| 服务条款| 隐私声明| 汇款帐号| 盛丰招聘| 帮助中心| 联系我们| 友情链接